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新兴技术赋能新应用 科技创新在新场景中显身手

来源:科技与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考验,在防疫抗疫、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手段各显神通,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业态层

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全社会各个领域的重大考验,在防疫抗疫、复工复产的关键时期,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手段各显神通,新技术、新应用和新业态层出不穷,激发政府、企业以及公众的创新潜能,为科技创新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新兴技术赋能新应用在疫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运用大数据技术而实现的疫情实时大数据报告、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相同行程查询工具、发热门诊地图等,为人们日常工作提供了诸多便利;人工智能主要应用于新冠肺炎CT影像诊断辅助、抗疫机器人等;区块链技术多用于慈善捐赠、防疫物资流转等。可以看到科技创新成果深度助力政府科学决策,实现防疫资源的优化配置。科技创新在新场景下表现出新的特点和趋势。

新型基础设施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石

疫情的出现激发了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在线购物、在线文娱、在线教育和在线办公等发展势头迅猛,在线新经济不仅催生了产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点和新增量,同时也催生出一系列新的就业机会、工作形态和发展空间。同时,在线新经济对于新型技术设施,尤其是数字基础设施的要求也愈加迫切。而作为新经济引擎的新基建,具备短期聚集效应和长期经济效应,可为后疫情时期的科技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动力。新基建应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

科技创新的全球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

6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在当前防控疫情的关键时期,中国科技界与各国专家保持联络沟通,搭建交流平台,推进信息交流,为全球抗疫作出应有贡献,防治疫情的相关科技成果也必将惠及全球。以此次因疫情研发的科技成果为例,6月7日发布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行动》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疫苗的研发进度与国际领先水平保持一致,部分技术路线全球领先。我国提出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世界的理念。可以预见,新冠疫苗研发是全球共同行动,疫苗也必将是全球公共产品,科技创新的全球命运共同体逐步形成。

科技治理的重要性愈加凸显

新冠肺炎疫情促进了人类对生命科学的深入研究,科技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尤其是对于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技术涉及到的道德和伦理问题的治理。在当前的新形势下,加强科技与社会关系治理必须着力实现科技创新收益和风险的有效平衡,通过多元参与和协同共治的有效结合,保证科技创新及相关组织更好履行社会责任。

一方面,疫情中新技术和新业态不断涌现并逐渐深入渗透到社会、产业和生活中,科技治理的复杂度随之上升;另一方面,科技创新事关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因此科技治理不是某个组织和个体的任务,而是事关全局的公共性事务。有效的科技治理有利于营造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更好实现科技创新的社会功能,更好践行负责任的研究与创新的理念。

(责任编辑:解绚)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0716/376.html



上一篇:襄汾经济技术开发区:着力打造县域科技创新先行
下一篇: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发布声明

科技与创新投稿 |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版面费 | 科技与创新论文发表 | 科技与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