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地评线】荔枝视评:科技创新激活中国高质量发

来源:科技与创新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8-0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特约评论员/王玉星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

特约评论员/王玉星

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实现海上首飞,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北斗三号最后一颗全球组网卫星成功定点地球同步轨道……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大国重器捷报频传,展现出创新智慧充分释放、创新力量充分涌流的新时代风貌,也让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又一次让世界刮目相看!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从“蛟龙”入海到“嫦娥”探月,从国产航母下水到C919大飞机上天,从复兴号高铁领跑到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我国科技事业密集发力、加速跨越,实现了历史性、整体性、格局性重大变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实践充分证明,科技创新在引领经济发展进步、改善人们生产生活、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正在不断激活中国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科技创新是引领经济发展进步的动力源。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处在实现重大突破的历史关口,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催生出互联网+、分享经济、3D打印、智能制造等新业态、新模式,展示着经济发展进步的广阔前景。以创新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好科技创新、加强科技供给,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我们就可以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形成促进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科技创新是改善人们生产生活的助推器。人民的需要和呼唤,是科技进步和创新的时代声音。以北斗系统为例,搭载了北斗终端的无人驾驶插秧机,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以前1个人7天才能完成的插秧劳动,让农业劳作省时省力。现实生产生活中,从解决疾病防控、食品药品安全、人口老龄化等重大民生问题,到满足宜居的生活环境、均等的教育资源、普惠的信息网络服务等民生诉求,都离不开科技创新。中国要强盛、要复兴,人民要幸福、要安康,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具备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能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科技创新是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增强剂。放眼当今世界,谁牵住了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谁走好了科技创新这步“先手棋”,谁就能占领先机、赢得优势。回望中国科技发展历程,从“两弹一星”、三峡工程,到载人航天、超级计算,举世瞩目的科技创新成就,极大振奋了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极大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不过,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越是在这个时候,广大科技工作者越要比别人多一股“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豪情,勇于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赢得胜利,为中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面向未来,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坚定不移做好自己的事,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把关键核心技术牢靠掌握在自己手中,科技创新对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作用必将更加强劲。(王玉星)

文章来源:《科技与创新》 网址: http://www.kjycxzzs.cn/zonghexinwen/2020/0804/569.html



上一篇: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与马来西亚科技创新部部长凯
下一篇:成都高新出台12条新政助力科技创新

科技与创新投稿 | 科技与创新编辑部| 科技与创新版面费 | 科技与创新论文发表 | 科技与创新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科技与创新》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